- Google 前執行長施密特公開批評 Google 遠端工作政策,認為其導致公司在 AI 競爭中落後,並以特斯拉和台積電為例,強調「拼命工作」是新創公司成功的關鍵。
- 施密特言論引發熱議,許多人批評其言論過於簡化,忽略了遠端工作帶來的優勢,例如提高生產力、減少通勤時間、提高工作滿意度等。
- 施密特事後收回對 Google 遠端工作政策的批評,但其言論引發了關於遠端工作效率的熱烈討論,也突顯了企業在管理遠端工作模式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遠距工作大辯論】施密特:拼命工作是創新關鍵,遠距工作恐讓競爭力落後.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Google前執行長兼董事長施密特 (Eric Schmidt) 近日在史丹佛大學的公開講座中,批評Google的遠端工作政策,認為其導致公司在AI競爭中落後,並以特斯拉和台積電為例,強調「拚命工作」是新創公司成功的關鍵。此言論引發熱議,並在社群媒體上廣受批評,史丹佛校方也下架了講座影片。
施密特在講座中表示,Google「過於重視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導致公司在AI競爭中處於劣勢,並直言「遠端工作政策」是整體工作效率下降的關鍵。他以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和台積電為例,指出他們都「將員工逼很緊」,以維持其強大的競爭力。施密特更直言不諱地表示:「很抱歉這麼直言不諱,但事實是,如果你們都離開大學去創辦一家公司,你們不會讓人們在家工作,而且一周只來公司一天,如果你想與其他新創公司競爭的話。」
施密特的言論引發了關於遠端工作效率的討論。許多人認為施密特的言論過於簡化,忽略了遠端工作帶來的各種優勢。例如,許多研究顯示,遠端工作可以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減少通勤時間,並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也有專家表示,許多企業不接受遠距工作,是因為老闆不知如何管理,而不是遠距工作本身的問題。遠距工作需要仰賴文件和透明度,並信任員工,不受微觀管理下執行任務的能力。
Google目前的辦公政策是混合辦公,要求員工每週必須到辦公室三天。Google表示,混合辦公政策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然而,Alphabet工會反駁,影響員工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人手不足、優先事項不明、裁員頻繁及管理層未能對項目負責,而非遠端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施密特在事件爆發後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收回對Google遠端工作政策的批評,並表示對失言感到遺憾。但他對遠端工作效率的看法,仍然引發了人們對於遠端工作未來發展的思考。
施密特對遠端工作的批評引發了關於遠端工作效率的熱烈討論。雖然他的言論引發爭議,但也突顯了企業在管理遠端工作模式時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遠端工作未來發展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