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份亞洲原油進口量大幅增加,主要受到油價下跌和季節性需求的推動,中國、印度、韓國、日本等主要進口國都增加了原油進口量。
  • 儘管油價下跌帶動亞洲原油進口量增加,但中國的消費表現仍然令人擔憂,經濟疲軟、房地產危機和燃料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需求。
  • OPEC+可能在10月實施增產計畫,以平衡部分成員國的減產和利比亞石油產量的下降,這將會對未來油價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亞洲原油進口激增:油價下跌、中國領軍需求

亞洲原油進口激增:油價下跌、中國領軍需求.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8 月份,亞洲原油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比 7 月份增加了超過每日 100 萬桶。這主要是受到 油價下跌季節性需求 的推動。 中國、印度、韓國、日本 等主要進口國都增加了原油進口量。根據 LSEG Oil Research 的數據,中國 8 月份的原油進口量比 7 月增加了超過每日 100 萬桶,這很可能是在 6 月初布蘭特原油價格降至每桶 76-77 美元時所簽訂的。

儘管如此,中國的消費表現 仍讓市場擔憂,特別是在 經濟疲軟房地產危機燃料需求低迷 的情況下。 8 月份的 PMI 為 49.1%,比上月下降 0.3 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四個月低於榮枯線。

另一方面,OPEC+ 可能會在 10 月實施計劃中的 增產,以平衡部分成員國的減產和 利比亞石油產量 的大幅下降。利比亞石油產量從 7 月底的每日 118 萬桶下降至 8 月底的約 59 萬桶,減產幅度超過一半。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 表示,由於石油停產,造成的損失已超過 1.2 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OPEC+ 在今年 6 月同意將 2022 年 10 月宣布的每日 200 萬桶減產,以及 2023 年 4 月宣布的每日 166 萬桶自願減產期限延長一年至 2025 年底。然而,OPEC+ 將在 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9 月的一年內逐步取消每日 220 萬桶的自願減產。同時,OPEC 在今年 7 月 24 日也發佈聲明表示,伊拉克、俄羅斯和哈薩克 已提出補償計畫,將逐步減產共計 228.4 萬桶/日。伊拉克、俄羅斯和哈薩克在 2024 年前六個月的產量分別比產量目標高出 118.4 萬桶/日、48 萬桶/日和 62 萬桶/日。 鑑於市場條件可能不理想,OPEC 曾表示可能暫停甚至放棄增產計劃。

總之,亞洲原油進口量的增加可能是受到低油價的影響,而非需求激增。 中國的消費表現 仍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 OPEC+ 可能會在 10 月實施計劃中的 增產,以平衡部分成員國的減產和 利比亞石油產量 的下降。這將會對未來油價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個人頭像照片

By 林欣豪

擁有國際事務背景,專注於全球重大事件的深度解析,期望能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中,為讀者帶來最清晰的國際視野。明智媒體 Bright Headlines 特派記者。email: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