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建築金獎評審團隊日前參訪佛光山,深入了解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理念,並體驗佛光山建築之美。
- 評審團隊參觀了禮拜堂、佛陀紀念館和大雄寶殿,並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進行交流。
- 評審們對於佛光山建築設計理念和故事的反應,展現了不同角度的觀點,更能彰顯佛光山建築設計的獨特之處,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日前,國家建築金獎評審團隊於8月13日參訪佛光山,由執行長馮智能帶領,包含副執行長李美惠、顧問張欣民、李得璋教授、鄭政利教授、陳其澎教授、彭雲宏教授、陳宇進教授等共11位評審成員,一同前往體驗佛光山建築之美,並藉此機會深入了解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理念。
參訪當天,評審團隊首先前往禮拜星雲大師,感受大師一筆字石刻所營造出的靜謐空間意境。隨後,團隊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進行交流,深入探討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以及佛光山建築設計理念。慧傳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早年規畫佛光山時,秉持著「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的設計理念,講究實用性,期盼能為信眾打造一個舒適、祥和的環境。
在參觀佛陀紀念館時,慧傳法師詳細介紹了館舍的建造因緣,以及星雲大師親自勘查、設計的過程。他強調,佛陀紀念館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存放貢噶多傑仁波切赠与的佛牙舍利,同時也希望透過這個建築,展現佛教文化和藝術的魅力,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和了解佛教。
評審團隊也參觀了大雄寶殿,仔細觀察殿主永堂法師的設計巧思,例如殿內沒有傳統的柱子,以現代建築手法打造出寬敞、明亮的空間。馮智能表示,希望藉由這次參訪,讓團隊成員認識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理念,以及佛光山建築設計理念,並從中學習如何將建築與文化、藝術、宗教等元素結合,打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
參訪過程中,評審團隊成員對於佛光山建築設計理念和故事的反應,展現了不同角度的觀點。彭雲宏教授讚嘆星雲大師是一位建築大師,創建了一處人間樂園,讓參觀者感受到佛教的慈悲與智慧。陳其澎教授則表示,希望能夠深入研究佛光山的建築故事,探討佛教建築與現代建築的關係。
本次國家建築金獎評審團隊參訪佛光山,不僅體會到佛光山建築設計背後的故事和意義,也更了解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以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推廣。透過評審團隊的觀點,更能彰顯佛光山建築設計的獨特之處,以及對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