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元能源透過技術研發和項目實踐,已成為台灣地熱產業的領頭羊,吸引國際企業關注並洽談合作。
  • 結元能源以先小規模案場驗證技術,逐步擴大規模的策略,目標在2028年將裝置容量提升至30MW,2035年達到100MW。
  • 結元能源呼籲政府完善審核程序,加速台灣地熱產業發展,吸引更多國際投資。
地熱產業領頭羊:結元能源的發展策略大公開

地熱產業領頭羊:結元能源的發展策略大公開.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台灣地熱發電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吸引了全球目光,而其中的領頭羊「結元能源」,更是備受國際企業關注。結元能源以技術研發和項目實踐,逐步提升發電規模,成為台灣地熱產業的領頭羊,並吸引了日本、美國等多家企業主動洽談合作。

2024年台灣國際地熱論壇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國際地熱開發商的關注,其中紐西蘭更主動與台灣進行深度交流。結元能源在清水地熱電廠的成功商轉,以及四磺子坪地熱電廠的開發,讓其成為台灣地熱產業的領頭羊。

結元能源的負責人林伯修表示,公司的發展策略是先以較小的案場進行技術驗證,逐步擴大規模,目標在2028年將裝置容量提高至30MW,2035年達到100MW。

林伯修也提到,目前已有許多企業主動尋求合作,包括日本、美國的電力相關公司,以及本地的高科技、傳產與金融大型企業。甚至,全球知名的地熱設備供應商ORMAT也曾表示,只要案場夠大,他們願意與結元合資共同開發案場。

然而,結元能源對外商的合作態度卻顯得謹慎。林伯修表示,目前政府審核的程序還有待優化,在無法確實掌控案場商轉時間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國際地熱開發商對台灣的負面印象。他認為,政府應完善審核程序,才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加速台灣地熱產業的發展。

台灣地熱發電潛能巨大,可達40GW,相當於21座核三廠的發電量,吸引了國際企業的目光,但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政府審核程序的完善,以及如何與國際企業進行合作等。結元能源作為台灣地熱產業的領頭羊,其發展策略和面對挑戰的態度,值得關注。

By 張宇翔

期待在科技迅速變遷的時代,以最前沿的視角,深入淺出地介紹科技趨勢,幫助讀者輕鬆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明智媒體 Bright Headlines 特派記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