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開冷氣消暑,但長時間密閉空間恐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影響健康。
- 建議將門窗開啟約4至10公分,並使用循環扇,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清洗冷氣濾網,維持冷氣效能。
- 室內空氣品質對兒童、孕婦、老人與慢性病人影響更大,應避免長時間密閉空間,保持通風,必要時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
如何避免開冷氣時二氧化碳超標?室內通風攻略,守護全家健康.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炎炎夏日,開冷氣消暑是許多人的首選,但您是否知道,開冷氣時長時間密閉房間,恐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影響健康?
花蓮縣環保局空氣噪音防制科長洪秋琪表示,冷氣的空氣是機器內循環,並沒有對外的換氣功能,建議將門窗開啟約4至10公分,加上循環扇,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大多數民眾認為開冷氣自然就有新鮮空氣循環,事實上冷氣是透過冷媒,在室內機及室外機之間循環,並沒有對外的換氣功能。」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蘇銘千也提醒,住家適不適合開窗,也要看居住地點的環境。「如果附近環境不佳,例如有工廠排放廢氣,就不建議開窗通風,可以改用空氣清淨機或循環扇。」
洪秋琪指出,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造成心跳增加、頭暈、失去方向感、呼吸困難等健康影響。長時間密閉空間也會導致其他空氣汙染物累積,影響健康。她建議,民眾應定期清洗冷氣濾網,保持冷氣效能,避免耗電,也能提升室內空氣品質。「冷氣濾網就像口罩一樣,幫忙過濾空氣中的髒汙,如果『口罩』被髒汙堵塞,冷氣的『吸氣』量就會變少,影響冷房能力。」
洪秋琪也建議,半夜關冷氣時,應注意室內通風,避免室內空氣品質惡化。另外,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偵測器,隨時監控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室內空氣汙染威脅健康,包括室外空氣汙染源、室內燃燒源、建材、油漆及塗料等。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82 年將「病態建築物症候群」定義為「凡因建築物內空氣汙染導致人體異常症狀,如神經毒性症狀(含眼、鼻、喉頭感到刺激等),不好的味道,氣喘發作等」。
室內空氣品質對兒童、孕婦、老人與慢性病人影響更大。WHO研究顯示,每年有10萬人因室內空氣汙染死於氣喘,其中35%為兒童。
為守護家人健康,建議民眾注意室內空氣品質,避免長時間密閉空間,保持通風,定期清洗冷氣濾網,必要時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或循環扇,才能享受涼爽的夏日,同時擁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