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全台建商開工量年減21%,創下近6年來同期新低,回到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
- 新北市開工量僅3,575宅,年減幅高達71%,創下內政部自2009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低。
- 建商開工量下滑原因包括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土建融限縮、工料雙漲以及建商專注銷售餘屋等因素。
建商開工量年減21%,創近6年同期新低.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全台建商上半年開工量下滑,回到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1%,創下近6年來同期新低。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資料,上半年全台開工量約5萬2,712宅,其中新北市開工量僅3,575宅,年減幅高達71%,創下內政部自2009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低。
台南市上半年開工量也大幅下滑,達3,259宅,年減幅高達49%,幾乎腰斬。而台中市上半年開工量達1萬2,240戶,與去年相比也減少了22%。反觀台北市,上半年開工量成長26%,表現亮眼,桃園市上半年開工量年增率約11%,漲幅居於六都亞軍。高雄市則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1%。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建商申領建照後需半年內開工,且可展延3個月,因此開工量反應半年前至9個月前的新案市場狀況。當時適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加上建商專注銷售餘屋,致使開工量驟減。」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也表示:「開工量會出現大幅衰退,主因為去年7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房市前景較不看好,加上土建融限縮、工料雙漲等因素,致使整體開工量皆呈下滑。」
賴志昶進一步指出:「至於新北市會達到開工量同期歷史新低,研判為疫情後建商推案集中於新北市第一環以及與淡水、新店等行政區,上述區域餘屋量供給大,建商較專注於銷售,致使延後開工情況嚴重。」
徐佳馨強調:「新案市場多為「先售後建」的預售模式,適逢「銀行鬧錢荒」,建商延後開工,也就意味延著消費者能延後交屋與申請貸款,反而能讓民眾躲過限貸風暴與違約,而建商品牌實力強弱,才是眼下購屋時比房價更要緊的事情。」
綜合來說,建商開工量下滑的原因包括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土建融限縮、工料雙漲,以及建商專注銷售餘屋等因素。銀行鬧錢荒也導致建商延後開工,以躲避限貸風暴和違約。雖然台北市與桃園市開工量有所成長,但整體而言,房市前景仍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