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深厚淵源

  • 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馬來西亞學者在座談會回顧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深厚淵源。
  •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強調佛教應積極參與社會,並重視教育與青年佛教的發展。
  • 大師自1963年首次訪馬以來,累計到訪24次,對馬來西亞佛教發展有重大影響。
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深厚淵源

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深厚淵源.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為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馬來西亞佛光山教育中心以及《星洲日報》於2024年5月25日共同舉辦「2024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座談會。此次座談會以「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為主題,邀請三位主講人分享大師對馬來西亞佛教的影響,回顧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深厚淵源。

佛光山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師在座談會致詞中,介紹了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強調佛教應從消極遁世轉變為積極參與社會。如行法師表示:「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主張佛教應回歸人間,強調佛教的生活性、利他性和普及性。」

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院長兼中華研究中心主任黃文斌指出,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淵源深厚,自1963年首次訪馬以來,多次來馬弘法,並推動馬來西亞漢傳佛教走向現代化和平等化。黃文斌還分享了大師對馬來西亞的感情,他說道:「大師曾表示馬來西亞是個好地方,甚至表達了下一世要到馬來西亞當和尚的願望。」

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賴雪燕則強調了大師重視教育。賴雪燕表示:「大師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民族興旺之基、人民幸福之本。」她指出大師在全球創辦多所學校、大學和佛教學院,並透過音樂傳播佛教教義。

馬佛青(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會務顧問兼前總會長梁國興指出,星雲大師重視「青年佛教」,他創辦佛光青年佛學營,並支持馬佛青的發展。梁國興認為青年是佛教的未來,並強調:「大師認為青年是佛教的未來,並為此付諸大量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星雲大師自1963年首次訪馬以來,累計到訪24次,對馬來西亞佛教發展有重大影響。馬來西亞15至39歲的青年比例一直很高,星雲大師對青年佛教的重視與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相符。此次座談會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星雲大師對馬來西亞佛教的貢獻,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多面觀點,也讓我們更加了解星雲大師對馬來西亞佛教發展的具體貢獻。

By 李婉婷

專注於生活美學與文化體驗,期望透過細膩的報導,讓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與心靈寄託。明智媒體 Bright Headlines 特派記者。 聯繫方式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