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28 首度舉行「貿易日」,強調貿易在加速氣候行動中的關鍵角色,並推出氣候行動貿易政策工具包,目標促進重工業去碳化。
  • 各國政府積極推動低碳公共工程採購,例如加拿大、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已承諾制定低碳採購時間表。
  • 台灣作為全球製造業重鎮,需密切關注 COP28 工業去碳化趨勢,積極尋找轉型方案,提升產業鏈低碳化程度,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才能在全球綠色經濟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淨零時代的重工業轉型:COP28 聚焦貿易推動氣候行動

淨零時代的重工業轉型:COP28 聚焦貿易推動氣候行動.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在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時代,工業去碳化成為關鍵議題。今年的 COP28 氣候大會首次舉行「貿易日」,強調貿易如何加速氣候行動,各國政府也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與措施。

世界貿易組織 (WTO) 在 COP28 大會上推出氣候行動貿易政策工具包,其中包含調整碳密集產業的關稅,以及善用公共採購來降低碳排放。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IDO) 和先行者聯盟 (First Movers Coalition, FMC) 也共同推動「低碳公共工程採購」與「2030 預購承諾」,旨在創造低碳材料市場,促進重工業轉型。

「低碳公共工程採購」倡議已獲得加拿大、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支持,這些國家將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並制定了低碳採購的時間表。日本、奧地利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然而,重工業的減排依然面臨挑戰,尤其以水泥、鋼鐵等產業為甚。煤基高爐技術無法達成 1.5°C 目標下減量 90% 的深度減碳要求,鋼鐵業需要轉型至「真正能帶來深度減碳的技術」,例如以綠氫為基礎的 DRI-EAF 製程。

  • 全球約有 20-30% 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國際貿易相關。
  • 政府公共採購每年支出約 13 兆美元,佔全球 13% 的 GDP。
  • 政府公共採購直接和間接造成全球約 10-15% 的溫室氣體排放。
  • 原油和煤炭在十大進口市場的平均適用關稅分別為 0.8% 和 1.6%,而再生能源設備的平均關稅為 3.2%。
  • 出口到主要市場的電動車,面臨比傳統燃油車高出 1.6-3.9 個百分點的關稅。
  • 美國透過《跨黨派基礎建設法》和《降低膨脹法案》,於今年撥款了超過 40 億美元來識別和採購低碳水泥、瀝青、玻璃和鋼材等。
  • 作為全球製造業重鎮的台灣,需要密切關注 COP28 工業去碳化的趨勢,並積極尋找轉型方案以應對全球淨零目標。

  • 台灣需要提升產業鏈的低碳化程度,例如採用綠色能源、導入低碳生產流程。
  • 台灣需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學習新技術、尋求資源。
  • 台灣政府應制定更明確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產業轉型。
  • COP28 的工業去碳化趨勢,對台灣製造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台灣需要抓住這個轉型機會,才能在全球綠色經濟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個人頭像照片

    By 林欣豪

    擁有國際事務背景,專注於全球重大事件的深度解析,期望能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中,為讀者帶來最清晰的國際視野。明智媒體 Bright Headlines 特派記者。email: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