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緣美術館於9月3日舉辦30周年學術研討會,探討文化藝術如何推動人間佛教理念。
- 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文化藝術與人間佛教的關係,包含美術館發展歷程、宗教型博物館理念、宗教藝術展覽等議題。
- 250人參與研討會,展現了對文化藝術和人間佛教的關注,也為文化藝術與宗教的結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佛光緣美術館於9月3日舉辦「美學無界1994-2024」30周年學術研討會,慶祝美術館成立30周年,並探討文化藝術如何推動人間佛教理念。研討會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他強調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將藝術與宗教結合,讓許多人因此走進佛門。
心保和尚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將藝術與宗教結合,很多人因此走進佛門。」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也表示:「學術研討可有更多智慧的累積,是另一種殊勝。」
研討會分為三個場次,專家學者發表論文,主題涵蓋佛光緣美術館發展歷程、宗教型博物館理念、宗教藝術展覽、美術館營運規劃、社區參與、異文化中的藝文化、城市中私人美術館角色等。
第一場由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廖新田發表論文,探討佛光緣美術館30年的發展歷程。廖新田教授提到:「大師的一筆字展歷時之久和數量之多,已是品牌標竿。」他從大師的一筆字展到展覽類別佔比分析,論證美術館在藝術推廣和人才培養的成就。
第二場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名譽館長潘襎和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研究員兼古籍科科長劉國威分別發表論文,探討宗教型博物館的理念和宗教藝術展覽的案例。潘襎探討:「文物展示的教育、人間佛教的實踐、人間淨土的現世理想世界。」劉國威則分享了相關案例。
第三場則由佛光緣美術館分館的負責人分享經驗,內容包括美術館營運規劃手冊的探討、社區參與、異文化中的藝文化、城市中私人美術館的角色等,展現美術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發展和貢獻。
閉幕式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主持,與會者分享受大師精神感動,期許美術館發揮博物館和人間佛教的力量。如常法師說明:「星雲大師以藝文弘法理念形成及其實踐,1994年第一間佛光緣美術館在台北道場落成。」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包括佛教界人士、藝術界人士、學術界人士,從不同角度探討文化藝術與人間佛教的關係。250人參與了研討會,展現了對文化藝術和人間佛教的關注。
佛光緣美術館成立於1994年,由星雲大師創辦,是推動人間佛教理念的重要平台。佛光緣美術館目前在全球各地設有分館,形成美術館系統。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主張將藝術與宗教結合,促進文化交流和藝術推廣。
研討會的舉辦,展現了佛光緣美術館在推動人間佛教理念上的努力,也為文化藝術與宗教的結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美術館將繼續發揮博物館和人間佛教的力量,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