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預計 2027 年產生「可觀」收入,但 18A 製程面臨挑戰,量產計畫可能延誤。
- 博通測試英特爾 18A 製程晶圓結果不盡理想,製程尚未成熟,對英特爾量產計畫和扭虧為盈計畫構成重大挑戰。
- 英特爾股價在過去一年大幅下跌,今年迄今跌幅高達 59.35%,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改善業務狀況,以重拾投資者信心。
英特爾財務長 David Zinsner 近期表示,該公司預計其晶圓代工業務將在 2027 年產生「可觀」的收入。英特爾目前正與 12 家潛在客戶進行談判,並預計在 2026 年產生部分收入。然而,英特爾的 18A 製程面臨挑戰,其量產計畫可能因此延誤。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正在努力扭轉公司近年來的困境。英特爾目前正積極實施一項扭虧為盈的計劃,包括剝離部分業務和裁員。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博通 (Broadcom) 上個月收到來自英特爾的晶圓進行測試,但結果不盡理想,製程尚未成熟,目前仍無法進行量產。這對英特爾的量產計畫構成重大挑戰,也對其扭虧為盈計畫提出了質疑。
英特爾一直以來都以其製造晶片的能力聞名,但近年來其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受到台積電等其他公司的挑戰。英特爾希望透過晶圓代工業務增加收入,並重振其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然而,英特爾需要克服技術和市場方面的挑戰,才能實現其目標。
英特爾目前正在專注於更先進的 18A 製程,而非 20A 製程。該公司表示,18A 製程將提供更高的效能和更低的功耗。然而,18A 製程的研發進度落後,這也讓英特爾在與台積電等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英特爾 (INTC-US) 在過去一年中股價大幅下跌,今年迄今跌幅高達 59.35%。英特爾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改善其業務狀況,以重拾投資者的信心。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發展方向將影響其未來發展。該公司能否克服技術挑戰並吸引更多客戶,將是其能否重返晶片製造領域領先地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