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布最新數據,截至今年第二季底止,金融三業(銀行業、壽險業、產險業、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對中國曝險規模降至新台幣1兆206.68億元,年減1000.18億元,創下金管會自2013年第三季公布統計資料以來的新低。
金管會表示,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規模持續下滑,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影響,金融機構調節投資部位、授信趨於審慎。
根據金管會資料,國銀對中國曝險規模降至9361.61億元,年減739.97億元,其中授信年減772.59億元,投資年減76.59億元,僅資金拆存年增109.22億元。國銀對中國曝險占上年度決算後淨值比率降至20.3%,創下新低。
保險業投資中國地區有價證券總額降至703億元,占保險業可運用資金僅0.21%,年減245億元。產險業因先前受防疫雙險理賠風暴影響,自2023年1月起,已出清所持有中國債券部位,投資中國有價證券總額已砍至零。
金管會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的變化,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