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根據衛福部統計,未來40年內將從35萬人增至85萬人,令人擔憂。失智症目前無藥可治,但有越來越多的檢測能幫助及早發現是否患病,神經外科醫師方鵬翔在《醫師好辣》節目中,特別提醒大眾注意失智症的6大徵兆,並強調陪伴是延緩失智症狀的最佳處方。
方鵬翔醫師表示,失智症的6大徵兆包括:
- 肌力影響生活: 例如,無法單獨穿衣、洗漱或行走。
- 做事沒有連貫性: 例如,做菜過程中忘記放鹽、忘記要煮的菜。
-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例如,忘記如何開車、忘記如何使用電腦。
- 對事情、地點、人物感到混淆: 例如,忘記約會地點、忘記親人的名字。
- 語言表現困難: 例如,說話詞不達意、找不到適當的詞彙。
- 無法理解一些簡單的事務: 例如,無法理解電視節目內容、無法理解簡單的指示。
方鵬翔醫師強調,陪伴是延緩親人失智症狀最好的處方,他建議家人每天至少與患者講10句話或10分鐘,即使是簡單的聊天,也能有效刺激患者的腦部活動,延緩病情惡化。「身體的健康可以由醫師來看,但心理的健康還是得靠家人的陪伴。」方鵬翔醫師說道。
他指出,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但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仍然可以延緩病程,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當您發現親人出現以上徵兆時,請盡快帶他們去看醫生,接受專業評估。同時,也要積極陪伴患者,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懷,共同面對這場人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