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 56% 的《財星 500 強》公司將 AI 列入「風險因子」,反映出企業對於 AI 發展的擔憂。
- 科技和娛樂公司擔憂 AI 技術可能衝擊現有商業模式,造成財務損失。
- 企業也面臨著 AI 技術帶來的資料隱私和道德方面的問題。
AI 風險潛伏!逾半數《財星 500 強》企業憂心忡忡.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近年來,隨著 ChatGPT 等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AI 的應用已逐漸深入各個領域,包括科技、娛樂、金融、醫療等,也引發了關於資料隱私、道德和社會影響的討論。《財星 500 強》公司已開始意識到 AI 發展的潛在風險,將 AI 列入「風險因子」的比例不斷上升。
根據 Arize AI 的報告,超過 56% 的《財星 500 強》公司將 AI 列入「風險因子」,反映出企業對於 AI 發展的擔憂。這些企業擔憂 AI 會加劇市場競爭,影響公司威望和聲譽,並帶來道德方面的問題。
科技和娛樂公司,尤其是 Netflix 和迪士尼,擔心 AI 技術可能衝擊現有商業模式,造成財務損失。Netflix 警告:「競爭對手可能將藉由積極佈署 AI 而取得優勢,導致營運績效受到不利影響。」迪士尼則提醒投資人:「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管理規則,至今仍然尚未明確,但卻已經衝擊了公司現有的商業模式。」
除了市場競爭和商業模式的衝擊,AI 技術也帶來資料隱私和道德方面的問題。Motorola 指出:「AI 不太可能總是按照人類的預期方式運作,而那些用來訓練 AI 的資料集,時常也包含非法、偏見、有害或攻擊性的訊息。」這顯示出 AI 訓練資料的品質對於 AI 模型的表現和道德性至關重要。
Salesforce 也提到 AI 技術帶來的資料隱私和道德問題,認為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進行 AI 模型開發和測試以保持競爭力。Salesforce 表示:「應用 AI 技術同時帶來了圍繞著資料收集和個人隱私的道德問題。」
雖然 AI 技術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許多風險和挑戰,例如資料隱私、道德問題、模型偏差等。企業需要仔細評估 AI 發展的利弊,並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策略,以應對 AI 帶來的潛在影響。同時,也要積極參與 AI 技術的道德討論,共同探索 AI 發展的良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