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C-V 架構正崛起,成為 AI 加速晶片設計的替代方案,許多業者如 Meta、Google、OpenAI 等開始將 RISC-V 技術導入自研 AI 加速晶片發展。
  • RISC-V 的開放特性讓業者能夠降低對 x86 和 Arm 架構的依賴,並強化晶片設計自主性,避免市場被龍頭業者壟斷。
  • Tesla、Meta、Google、OpenAI 等公司都已開始使用 RISC-V 架構設計 AI 加速晶片,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業者採用 RISC-V 架構,滿足對自主性、靈活性、低功耗和高效能的需求。
RISC-V崛起:AI加速晶片設計的備案選擇

RISC-V崛起:AI加速晶片設計的備案選擇.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在科技快速變遷的時代,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日新月異,而 AI 加速晶片的設計也成為競爭激烈的戰場。近期的發展顯示,RISC-V 架構正在崛起,成為主流 AI 加速晶片設計的替代方案備案選項。這項技術的成熟和應用領域的持續擴展,讓許多業者開始將 RISC-V 技術導入自研 AI 加速晶片發展,包括 Meta、Google、OpenAI 等生成式 AI 發展指標業者,以及 Tesla、Meta、Google、OpenAI 等公司。

RISC-V 架構最初主要應用於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等中小型系統,但如今已發展到雲端資料中心及 AI 等高階加速運算領域,與 x86 和 Arm 架構並列為半導體上游矽智財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SIP) 與 IC 設計產業鏈三大主角。DIGITIME 分析師陳辰妃指出:「RISC-V 技術不斷成熟及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已由最初物聯網與嵌入式等中小型系統應用階段,發展到雲端資料中心及 AI 等高階加速運算領域,與 x86 與 Arm 並列半導體上游矽智財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SIP) 與 IC 設計產業鏈三大主角。」

許多業者開始投入 RISC-V 發展,希望透過參與 RISC-V 技術來強化晶片設計自主性,保有技術發展的影響力與競爭力。陳辰妃也表示:「過去已採用 x86 與 Arm 架構的主要業者紛紛投入 RISC-V 發展,主要透過參與發展 RISC-V 技術來強化晶片設計自主性,保有技術發展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RISC-V 架構的崛起,也讓業者探索 x86 和 Arm 架構以外的備案選擇,以減少對主流商用晶片或 Arm 公司 IP 授權產品的依賴,避免市場被龍頭業者所壟斷。陳辰妃認為:「藉此探索 x86 及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 (Advanced RISC Machine;ARM) 架構的其他備案選擇,來減少對主流商用晶片或 Arm 公司 IP 授權產品的依賴,也避免市場被龍頭業者所壟斷。」

例如,Tesla Dojo 計畫採用 D1 晶片,部分採用 RISC-V 架構優化自駕運算平台。Meta MTIA 晶片整合晶心科 RISC-V IP 產品,強化自家平台推薦系統演算法。Google 第六代 TPU 傳出將繼續與 SiFive 合作。OpenAI 則與 Rain AI 合作開發基於 RISC-V 架構的 AI 加速晶片。這些案例都顯示出,RISC-V 架構正逐步成為當前加速運算晶片架構的替代方案備案選項。

除了國際業者,中國業者也積極利用 RISC-V 開源特性,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發展。2024 年初啟動的「甲辰計畫 (RISC-V Prosperity 2036)」便是推動中國 RISC-V 生態系統發展的重大舉措。陳辰妃強調:「未來 RISC-V 架構將與 x86 與 Arm 並存,但不會相互取代。」

隨著 RISC-V 架構在 AI 加速晶片設計領域的影響力日益提升,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業者採用 RISC-V 架構,以滿足他們對自主性、靈活性、低功耗和高效能的需求。這也意味著,RISC-V 架構將成為 AI 加速晶片設計領域的重要力量,並在未來科技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By 張宇翔

期待在科技迅速變遷的時代,以最前沿的視角,深入淺出地介紹科技趨勢,幫助讀者輕鬆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明智媒體 Bright Headlines 特派記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